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老子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老子研究 > 正文

《走近老子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绪论——道法自然是建立和谐社会之本

发布日期:2013-09-28 08:03:57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088次

   历来,当政者治国,求国泰民安为其上策。远瞻我国历史,从《尚书》记载尧帝创依德治国以来,五千余年.经历了诸多改朝换代。然在改朝之初,执政者们都能在适当范围之内革除旧弊,以民心为己心建立一些新制,促进社会发展,创一片新业,达到相对的国泰民安。但在创业之后的传承过程中,总有贪得无厌者转入欺压民众,巧取豪夺,使民不聊生。而民必然以食为天,以其求生之相对的“厚”为达此而民不畏死,招来再一次改朝换代。在此过程中有不少投机者看准时机,巧取民意而造反得胜,但他们迟早要走向历史的反面。

    在东周王室当过守臧史的老子,大约在“学不学”精神支配下读过先贤留下的尧舜禹的伟业以及吸取商汤克夏桀,武王伐纣,西周迁洛阳(东周)的历史教训。因此,老子对于“克明俊德,……协和万邦”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我在参阅诸多前贤善本注释,通读《道德经》的过程中,反复领悟“道”和‘德”之实质,考西汉以前传本与传统传本章秩之不同,揣其根由,原来西汉版本‘德经”存前,“道经”属后,在德经中反复强调“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邦,其德乃丰……”(第五十四章),“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离;……知其荣,守其辱……常德乃足”(第二十八章。当我们细品上文的时候,老子不是强调依德治国思想又是什么呢?因此我领悟到《道德经》8l章其主题思想是从“德”和“道”(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之道理)两方面的客观事实来劝解各朝、各地之当政者们必须时刻把广大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本着依德治国为宗旨治理国家。我还意识到:老子的“道”,不能全部用“玄妙之道”解释,不能用后世之“道 教”观念解释。因此我将81章按原则进行重组,理出自然规律之道,社会规律之道,其次还有讲宇宙、时空不可能讲清的玄妙之道。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讲“道”,都在于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之道理教化人,包括教化当政者们,这是老子的苦口婆心。澄清了《道德经》中“道”的实质,就不难理解老了常用自然规律中“功成身退”等道理教化当政者了。

    在以下的论述中,我们将始终围绕此论探讨《道德经》中道法自然,依德治国建立和谐社会之本。

    去秋以来,我们的党根据时代赋予的任务,及时地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组织全党投入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运动之中。这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根据当前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对于全党将增强党员的信念;对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当政者们,将帮助他们克服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中脱离群众,工作作风飘浮乃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行为,促进工作作风的改进,使社会生活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治理国家的实践早已走出了一条依德治国的道路。尧帝执政“克明俊德”,为了解决“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期三百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创立历法,指导民众适时耕作,达到“协和万邦”的目的。“协和万邦”,使民心淳,不就是创立了一个和谐社会吗!这样的“德治”,不就是一切为了老百姓吗!

    尧帝的德治,舜帝从之。他进一步组织学者,“在睿玑玉衡,以齐七政”,进一步修正历象授时,把帮助民众适时耕作放在首要地位。尧舜二帝十分重视农业,施德于民,数千年来人们怀念不已。到禹王执政时,明确提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木金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禹王在民众心中的威望,不仅因为治理了洪泛,还因为他十分关爱民众,强调厚生,要求当时的各级执政者们“正”自己的品德行为,不贪不堕;将财货利用到对民众有益的事业之中,达到“厚生”,使民众不饥不寒的生活。从总体上讲: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德治史,是一部仁爱史,是一部协和万邦的和谐社会史。

    近年以来,我多次品读《道德经》,据传,《道德经》为春秋末老子所撰。老子其人虽有多说,但认为老子即老聃,曾在东周王室当过守藏史(管理图书、档案的官职),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看法是一致的。对于老子及《道德经》,有人将《道德经》解释为两汉时期创立道教的经典,将老子解释为道教的创始人,其实都属历史错位。老子生活于春秋未年,那时诸侯争霸,战乱连年,广大民众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众的疾苦,老子尽收眼底,这时他能够为民众呐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第七十七章),又因为他做过守藏史,有机会究读(学不学),当时收藏有许多典籍,所以他学识渊博,对于当时的人文、地理、物候、社会现象无所不知,他能想一些(欲不欲)别人无法想到的问题。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他能对宇宙生成提出假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用“道”概括天地间之客观规律“……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论述中老子进一步展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指出:“人法地,地法火,人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段话是在“道大、天人、地大、人亦大”及“而人居其一焉”的基础上展开的,表白了老子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水平。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道法自然”四句话呢?我的认识是:当人们认识到地面上的四季更替,万物的春萌秋杀等周而复始规律之后,人们便效法地表种植庄稼;而地面上的规律性是依据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变化的;天的运行是依赖于“道”的规律运行的;而道又是依赖于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观察他们的内在客观规律性后提出来的。

    “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依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对于民众,他看到了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心态:“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第七十五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对于当政者们,老于总是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劝解;如第二章用一组相对转化的有无、难易、善恶概念教化他们,指出:应该像“道”一样作用于万物生长,开花结果,但“道”“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九章指出:“功成身退.天之道。”第十章突出德行说“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在第二十二章中,老子用“曲则全,……洼则盈,……多则惑”等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劝解当政者们要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要自高自大)”。老子指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老子对当政者们的诸多劝解,何等的菩萨心肠啊!老子就是在“道法自然”认识基础之上劝解当政者们不忘民众疾苦,建立和谐社会的。

    本着上述认识,我将《道德经》中的《道经》和《德经》进行重组后,认为《道经》37章可分作专讲自然规律之道理的自然规律之道用以劝戒当政者,借社会规律讲社会规律之道理用以劝戒当政者,还有老子讲不清楚的玄妙之道劝戒当政者。其实,许多问题如宇宙生成说,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等,我们现在仍然无法说清楚。但由于科学的进步,我们没有必要仍然用“玄妙之道”来解释宇宙生成以及空间、时间概念了。

    老子用“道法自然”的许多道理劝解当政者们在治国过程中实施德治建立和谐社会,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在今天,我们的党从执政经验中总结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全党,就是要求全党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通过这次教育活动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农民、农业生产占十分重要地位。在建设小康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没有农民的小康,便没有我国的小康社会。我党采取许多措施,扶助农业;开展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化;科技支农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采取“道法自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做好农村、农业工作,和谐社会将稳步发展。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如能本于“道法自然为建立和谐社会之本”作为指导思想将对《道德经》8l章的内涵产生全面的升华。(严健民)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