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9-28 07:45:39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386次
提要:本章突破以传说为据论证医学知识起源的老方法,从人类学、考古学知识出发,对人脑容量——脑组织学进化、人脑思维——脑生理学进化及远古原始科学知识的同步发展三个方面开展讨论.澄清了医学知识起源的“人类最初论”及巴甫洛夫的“有了人类的出现.就有了医生的活动”等认识。初步断定:在医学知识起源与发展中,外治医学先于内治医学知识;外治医学知识的起源应从近五万年以来的新人阶段算起。
数十年来,国内外医史学家对医学知识的起源进行了多层次探讨,许多学者认为医学知识的起源与远古人类开展医事活动有关,指出:“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和形成,也是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1】这段论述,虽未涉及医学知识起源的时限,但贯穿了劳动生活、生产实践,是马列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医学知识起源的时限上,有些论述则显得比较含混。比如说:“原始人最初在采集植物充饥的过程中,也就开始发现了植物药。”【2】甚至说:“有了人类的出现,就有了医疗活动。”【3】“人与兽斗争,人类已知杀兽以食,故有外伤,外科因之而兴。没有火以前,生食而伤肠胃,内科因之而起。”【3】我们之所以说以上论述比较含混,是因为文中有些概念不清楚。如“最初”指哪个年代?是猿人时期的最初,古人时期的最初,还是新人时期的最初?我国云南元谋猿人,是170万年前生活着的一支直立猿人,他们属于直立猿人中的一个新亚种。“这一发现,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章”【4】。假如依“有了人类的出现,就有了医疗的活动”推断,那么,我国最初医疗活动的时限是否应在170万年前呢?根据人类大脑发展与进化规律分析,这样的论断可能欠妥。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讲:“有了人类的出现,就有了医生的活动。如果认为医学历史是从有文字记载时期开始,那就错了。”巴甫洛夫的前一句话是值得商榷的。但后文补充说明人类医疗活动的起源应在文字发明之前,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的学者如果仅依巴氏的前一句话论证我国远古医学知识的起源,那就错了。近十余年来。我国医史界对医学知识起源十分关注,佳作不少。医史界给医学史下的定义为:“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5】何爱华将我国医史发展拟订分期方案如下:“一、起源积累时期(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841年);二、奠基形成时期(前841年~公元280年);三、发展巩固时期(280~1127年);四、争鸣革新时期(1127--1840年);五、汇通结合时期(1840年以后)”【6】何氏根据我国历史,总结前人经验,明确提出我国医史分期方案,具有积极意义,许多观点十分可贵,读之受益匪浅。何氏分析第一期时指出:“这个历史时期,从人类学来讲。……经过旧、新石器时代,越过蒙昧、野蛮时期,历史进入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在这漫长时期中,人类的医疗活动只能处于原始萌芽状态。”何氏将公元前841年以前划为我国医学知识起源的萌芽时期,基本符合我国上古医学发展史。但何氏将我国人类医疗活动起源的时限上溯太远,似与巴氏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医学知识的起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人脑组织结构的进化
从脑组织学讲,人的大脑必须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才能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早期猿人在生产劳动、直立行走及语言不断发展的多重刺激下,促进大脑的不断发育。“从人类整个发展过程的三百万年来看,在前一百多万年内,脑子还是相当小的,脑量平均大约是600~700毫升;在大约一百万年前后,人类的平均脑量大约是800~1 000毫升;在二三十万年前后,脑量的平均值与现代人相近。”【7】“北京猿人头骨有许多原始特征,……据已有的几个头盖骨推算,脑容量约为915~1 225毫升,平均为1059毫升。”【7】人脑容量的大小与人类智力强弱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人类大脑进化过程中尤其如此。人类学家之所以将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分为古猿、直立猿人、古人和新人,除了取决于骨骼与体态的进化以外,还与人脑的进化及受大脑支配的劳动技能水平密切相关。人脑是思维能力的物质基础,只有当脑容量及脑组织内部的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才有思考医事活动的可能。由此推之,人类医事活动的萌芽时期大约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前即马坝人以后。
二、人脑生理功能的进化
从脑生理学讲,人类的记忆及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先决条件。古人类学知识告诉我们,在人类思维活动的发展史上,记忆是先于其他思维活动的,记忆是其他思维活动(包括语言)的基础。关于语言的形成与思维能力问题,有学者指出:“语言形成与高级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不能脱节,否则高级抽象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信息交流。……175万年前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已经形成。”【8】从我国现有考古史料分析,当元谋猿人生产出第一块石器的时候,他们的记忆与思维能力已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但是元谋猿人的记忆与思维能力仍是十分简单的。从记忆的时限分析,他们记忆的时限都较短,即记忆的保持时间不长,远事记忆能力较差,这是猿人大脑容量及大脑内部结构的原始性所决定了的。人类发展到“二三十万年前后,脑量的平均值与现代人相近,更后人的脑子虽然在体积上没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但脑子的形态还在改变,……脑子内部的结构更日趋完善和精致,脑细胞的数目增多、密度加大,新的联络在发展。”【7】这一时期我国古人的代表有广东韶关马坝人,“古人使用的工具仍是打制的石器。”【4】反映了这一时期古人的思维能力没有多大进展。当人类进入新人阶段,“他们大约从五万年前开始,……“在文化上他们已有雕刻和绘画的艺术,出现了饰品。”【7】说明新人阶段的人类,大脑解剖结构和大脑生理功能与现代人几乎完全一样了。“如果说以前只能认识分子,后来认识了原子,现在深入到原子核内部,那不是人的聪明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是人的实践水平局限了人们的认识。”【9】可见在新人时期,是新人的实践水平限制了新人的认识能力。根据记忆的特点分析,在新人中,“并非人人都可以用同等的力量,以同等的数量来连结他们的观念的,这就是想像力和记忆力何以不能一视同仁地为每个人服务的缘故。”【10】或者说“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念、兴趣、生活经验为转移”【11】。因此,在新人中间产生了对医学知识比较敏感的人群,当他们经历了某一次疾病过程,他们便能够留心于这一疾病的某些特征及与这一疾病好转有关的事件,并能较好地记忆下来。换句话说,人类必须发展到大脑能够记忆与区别自身的正常(健康)与疾病(特别是内病)状态的时候,才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疾病状态,主动地从自身或者他人的生活经验中寻找治病方法,只有人类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发展到有目的地、主动地寻找治病方法的时候,这种行为才具有医事活动的意义。这与人类“只有使用人工制造的工具(木棒和石器)来进行生产才算劳动”【7】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人类医学知识起源的萌芽阶段应从新人时期算起。
三、其他原始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
人类医学知识的起源,依赖上古其他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人类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生产第一块石器)虽然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但认识事物的飞跃,却是在近数万年前后。我想用以下事实说明:一般认为丁村人“距今已有六万余年”【12】,他们已能生产石球,直到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时期,石球才被广泛使用【13】;著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根据许家窑人的体质特征及石器类型和生产技术等材料分析认为,许家窑人就是北京猿人的后代,而峙峪人又是许家窑人的后代;“许家窑……石器的类型较多,有各种形式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砧、石球等”【14】。以上事实证明许家窑人的生产水平符合新人的生产水平【11】。因此可以认定许家窑人是我国早期的新人代表之一。许家窑人生产的石球是原始狩猎工具——飞石索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球的诞生是旧石器生产史上的一次突破,它标志着人类在狩猎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加大石球的势能,提高石球的动能,可以在较远距离飞打较大的猎物(当然在当时不可能有这样的物理学术语)。飞石索的诞生将远古人类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语言学角度来说,由于飞石索的应用,新的生产实践对语言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许家窑人语言内容的发展,如圆石、扎(捆)、蔓(藤)、转(旋)、飞、放(松手)等单词,甚至包括复合词先后出现。距今2.8万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人,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生产技能、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已能比较深刻地分析生产实践中的诸多现象,提出问题。如飞石索上的石球为何能飞打较大的猎物?猿猴为何能从这一树枝飞跳到那一树枝?或者从这一竹丛飞跳到那一竹丛?是不是树枝或者竹茎有一种“弹力”?在狩猎中怎样利用这种“弹力”,只有他们结合以往的生产实践进行综合分析以后,才能创造性地发明标枪、弓箭”【4】。可以断定,峙峪人的生产水平证实,他们掌握了与生产内容相适应的更丰富的语言。在词组方面他们已可将打制、刻画与钻孔区别;将普通石头与石墨区别;已能区分硬与软、弯与直、瞄准与发射等诸多比较复杂的概念;他们很可能还发明了竹、术、枝、杆……这样的名词,因为这也是生产弓箭、标枪等实践的需要。到了距今l.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在用植物刺刺穿兽皮、用细藤条缝制衣服及钻孔技术的双重启迪下发明了骨针,可以用骨针刺穿兽皮缝制衣服了。上古时期这些了不起的发明证实,科学技术的发展,历来是相互启迪、相互促进的。上古医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如人工取火的实现,扩大了人类的生活领域与熟食范围,在用火的实践中提高了人们对火的认识。以许家窑人为例,当他们坐在火堆旁烤炙兽肉的时候,他们已经认识到,火的辐射热力能够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可以减轻四肢麻木与疼痛的程度,因此他们便能主动地将患病肢体靠近火源进行烤炙,或者“主动地设计出以火焰为治病物质的治疗方法”【15】,这便是“令病者背火炙之”【16】的最原始的火炙疗法的滥觞。又如石器中的尖状器发展至石镞(石箭头)、石刀,在这些尖锐石器的广泛使用中可能会刺伤健康的肌肤,也许由此启迪人们认识尖(砭)石可以破痈。石器中的细小尖状器,骨器中的骨针,都有可能为上古医事活动中的外治疗法提供医疗工具。
处于原始生括状态的人们,当他们的大脑发育到可以分析自然现象并对各种威胁自己生存的自然现象感到不能理解的时候,当他们能够记忆梦景与分析梦景中自己亲近的祖先们的情景与语言的时候,人类的幻想、社会学中的图腾思想便活跃起来。这大约是山顶洞人前后的事情。根据闻一多《伏羲考》、潘雨廷《易学史简介》及江国樑《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中的有关资料分析,从“仰则观象于天”到“观象授时”,大约相当于从山顶洞人文化到仰韶文化前后。经历了万余年的时问,导致了阴阳观念的萌芽与形成。我国的阴阳观念是一种具有朴素唯物性质的古典哲学观念,这一观念的诞生,促进了上古天文、历法、农业、数理等科学的发展,到先秦至秦汉之交,又和其他科学知识一道,促进了古典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回顾我国上古科学技术的发展概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医学知识的起源.除了需要大脑容量、大脑生理功能发育到一定水平外,还依赖其他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
综上所述,“有了人类的出现,就有了医生的活动”之说是值得商榷的。一般来说,在医学知识的起源中,外治医学知识是先于内治医学知识的。我国的外治医学知识大约萌芽于距今5万年左右的新人时期,其后才有了其他医学知识的起源与积累。(严健民)
参考文献
1 北京中医学院,主编. 中国医学史.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
2 湖南中医学院,主编. 中国医学发展简史.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
3 薛愚. 中国药学史料.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4
4 容镕. 中国上古时期科学技术史话.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9,7,15,33
5 甄志亚. 关于我国医史学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回顾与探索. 中华医史杂志1991;(2):2
6 何爱华. 中国医学史分期之我见. 中华医史杂志1988;(3):142
7 吴汝康. 人类发展史.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209,129,209,1l 3,98
8 蔡俊生. 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的形态.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47
9 张恩慈. 人类认识运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00
10孔狄亚克. 人类知识起源论. 洪洁求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7
11《辞海》缩印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435,1673
12甄志亚. 主编中国医学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
13中国历史博物馆,编. 简明中国历史图册·原始社会.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39,41
14张之恒,吴建民.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217
15严健民. 论古老的火炙疗法.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2):13
16周一谋. 马王堆医书考注.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127